番客正传

番客是闽粤一带民间对华侨的昵称。 不管走出去多少年,不管走了有多远, 番客们永远记得自己的姓氏,记得祖籍在哪里, 记得自己在中国还有个家乡。
分享 点击试读

版权概况

待售版权

对标作品

《太平轮》、《无问西东》、《金陵十三钗》等

作品简介

自小留洋的华侨公子卓旗扬归国后,陡然直面乱世——旱灾、肺鼠疫、苛捐杂税、战火纷飞……卓旗扬不得不用他书生的肩膀,扛起闽南、南洋两地卓氏的重担和侨眷们、

乡亲们的殷殷期盼。他带着乡亲们逃难避走深山,并在深山中坚持教育各族子弟,亲自前往大后方取出南洋华侨为抗日募捐的巨款……

这不只是个爱情故事,而是一场关于家国天下,关乎信与诺的人间悲欢。大字、白条、船票、侨批……从猪仔到首 富,从番客到番客婶,南洋华侨们越过的洋、走过的路, 是一段段以信义为传承,以诺言作通行证的正道坎途。

人物设定

【何腰治】:女主

高挑漂亮、粗识武艺,敢拼敢闯,最终摆脱了命运和生活对她的箍禁,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外来户何家的养女,是个“飞毛腿。,

在乱世贫家的现实面前没有被打倒,不仅凭借一己的勤劳赡养母亲弟 弟,还不忘努力识字为未来织梦。

在家国天下面前,刚定下婚约的卓旗扬要穿越火线奔赴后方去完成大 哥卓旗裕未竟的抗日事业,她纵然担心,也是含笑鼓励、全力支持。 在那样一个时代,何腰治是个再真实不过的农村女性形象,未必懂得

大义,却深深识得大体,那便是抗日志士的好家眷了。

【卓旗扬】:男主

本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富家书生,在特殊年代担负起伟大使命。

字景行,小名“阿Paeng”(音:阿歹),父亲是将军,哥哥是华侨商界大亨,生于南洋,在美国留学时爱上了同学林佩环(祖籍同安的台湾人,父辈举家从台湾退回鼓浪屿的林家名媛),无奈林佩环并无回应。他决定为爱情追到大陆来,觉得自己能感动到她。谁知到了鼓浪屿,林佩环正在筹备婚礼,准备嫁给一位新青年。卓旗扬还不得不担任了他们婚礼的男傧相……

初恋总是波折的,好在真爱也一直都在身旁,从他第一次踏上祖国的 土地,他见到的家乡第一个女子,雌雄难辨、英姿飒爽的“功夫少女” 何腰治便一直活在他的视线里。直到他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这个

“大字不识一箩筐”但聪明美丽的棚户养女。

【卓旗裕】:卓家长子

小名阿裕,卓将军长子。民国后期新一代南洋华侨的商界翘楚及精神领袖。

卓旗裕与弟弟卓旗扬年龄相差较大,在卓旗扬还不懂事的时候卓将军已经过世,所以在卓旗扬的人生里担任了父亲的角色。卓旗裕少年时代才从家乡去往南洋,在家乡的爱情遭到宗族的拆散,到南洋后撑起了卓氏一族却终生未婚,这大概是他唯一反抗宗族的方式。

【卓水强】:卓家在南洋的管家之子

番生仔阿强,是卓旗扬的伴读兼保镖。抱着满腔热血回国从军,加入空军后,连恋爱都不敢谈,因为每次一出任务,可能就回不来了,不想耽误女孩子。所以即便与大提琴演奏家乔薇深深相爱,还是拒绝了她。

【黄巧巧】:走船的南洋番客黄诚之女

鼓浪屿上的小护士。南洋长大,故而思维与行为方式大有“番女作风”,拿得起放得下,原本对男主角卓旗扬有好感,得知卓旗扬另有所爱,只把自己当妹妹的情况下,很快便想开了。

父亲黄诚死后,她完成父亲未竟的任务,将抗日先烈遗孤送往后方,自己最终奔赴延安获得了青春的最高赞歌,也获取了人生的幸福。

作品卖点

【华侨——抗战中的特殊力量】

抗战时期,除了正面战场上的英勇战士、敌后战场 上的潜伏特工外,还有这样一股特殊力量——海外华侨。

自1937年-1945年,8年中华侨捐款共达13亿多元(国币)。捐献物资无数,包括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1000辆等。

这一形象鲜少成为抗战剧的主角,他们的故事却大有可诉,《番客正传》便是这样一部史诗般的南洋华侨抗战史,书写现实主义主旋律传奇。

【情怀——寻求“根”的意义】

在豆瓣影评平台中,一部剧情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得到8分以上的好评,而一部在剧情优秀的同时,可以引发情怀共鸣的佳作,则可以得到9分以上的殊荣。如《琅琊榜》中

政局上的海晏河清、《我不是药神》中的怜悯与反思、《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不拔。

而《番客正传》,探讨的则是“根”的意义。远居国外,可偏安一隅;回到祖国,则是战火纷飞、性命堪忧,当初毅然回国的他们到底作何念想?爱国究竟是一个宽泛的命题,

还是一次寻根之旅?这样的情怀,在我国当下崇洋媚外之气盛行、却也正经历着民族情怀复苏的坏境中,是极有市场潜力、并亟待探讨解决的。

【闽南——独特的年代地域民风】

故事以闵粤地区为背景,完整还原了独特年代的民俗民风,考据详实严谨,细节丰富可靠。抗战时期,以福建籍华侨为主要力量的南洋华侨集团为抗日战争募捐无数,成为华侨集团中当之无愧的翘楚。

故事除却描绘闽南的青山秀水、坐海观澜外,也将闽南人勇敢、精明、质朴与实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将这一鲜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地域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很轻易便对闽南地区有了些许了解。

【爱情——悬殊的身份差异,乱世的生死恋歌】

一个是博学沉稳的归国学子,一个是泼辣粗鲁的农户女儿,巨大的身份与形象的反差使二人之间充斥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气场。如同《潜伏》中的翠平和余则成。乱世打碎一切固化的阶级、贫富的壁垒,阴差阳错下的一段爱情,在有趣的同时,也令人为之动容。

作者介绍

无影罗刹,编剧、作家、策划人。曾从事舞台节目策划、媒体记者、影视动漫策划与编剧等工作,现致力于艺术管理。

代表作品:

《饮鱼》

《醉鱼》

《本色》

《加油!前台小姐》

《你的赤道,我的北极》

《幕后女王》等。

故事梗概

1941年的夏天,太平洋地区战局紧张又微妙的时候,出生于南洋、成长于欧美的华侨二代卓旗扬,及卓家大管家之子卓水强,不顾卓家上下的反对,执意要回到从未涉足过的祖籍家乡闽南,进行“毕业旅行”。

南洋华商巨擘卓氏的现任掌门人卓旗裕为了弟弟的安全,请动了美国华埠的洪门老大余佬监控卓旗扬,力图将之控制在美国,远离战火。卓旗扬和卓水强使计摆脱了洪门的监视,登上了赴华的邮轮。

卓旗裕和大管家卓一新忙于监督工厂加班加点生产抗战物资,实在顾不过来卓旗扬的“胡闹”,见事已至此,索性成全卓旗扬和卓水强,拜托余佬买了一个“纸儿子”假身份给卓旗扬离境渡海使用,并借此机会,将一直以来因事务缠身一直未能躬亲的父亲后事交办了。

卓旗裕安排卓一新赴香港与卓旗扬卓水强会和,将父亲卓天养的坟土和遗物交由卓旗扬带回闽南老家,归葬衣冠冢。同时,将他和父亲卓天养在南洋开宗建业所设的“卓氏南宗”印章,未雨绸缪地交到了卓旗扬手中。

卓旗扬和卓水强抵达香港后,经卓一新安排,乘坐货轮历经一路风雨抵达了鼓浪屿公共租界,转乘船老大黄诚的渔船,驶向泉州港——两位小“番客”,终于正式登上了探访“祖家”的海路。

从南洋回国的华侨,在闽粤一带民间被称为“番客”,但究竟意指“番邦来的客人”还是“做客番邦的自己人”,卓旗扬始终不得其解。

黄强也是下南洋的“番客”,一直行船在闽粤和南洋之间,因是渔民出身,自称是“讨海人”。他们的渔船从海面捞上来一具面目模糊的浮尸,黄诚竟称之为自己的“好兄弟”,要将这具浮尸带回安葬,卓旗扬这时候才开始了解来自家乡讨海人的习俗。原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卓家小公子卓旗扬,有一个被尊为南洋华侨领袖的父亲,有一个年纪轻轻便在华侨商界成为领军人物的大哥,而他自己却只是一介不食人间烟火的书生,不通中华风土人情的番生子。此番他非要回国来,也只是为了追求他在美国的大学同学,闽南名媛林佩环。

相比之下,与卓旗扬相伴长大的卓水强,却是对中华祖籍有着自发的热爱,拥有武术特长、拿到飞行执照的卓水强,知道自己的祖国遭受侵略,怀着一腔热血,立志要为国作战,他本想在美报名加入飞虎队,赴华支援抗日,不了卓一新早有打点,他进不了飞虎队,便想直接归国入伍。

卓旗扬和卓水强一下船便登上了天然门派来接他们的马车,只是没想到,马车经过狮子山,他们遭遇了土匪半路拦截,一行人全部被绑上了山,唯有赶车的少年逃脱回去报信。

土匪中的光头仔本要在背后一枪毙了逃跑的少年,匪首王兴邦拦住了,故意放了那少年飞奔而去。

原来,因为南洋卓氏的崛起,闽南卓家得到荫顾,一跃成为当地名门。卓家当家的卓老太爷卓在荣之子,也就是卓天养的堂弟卓天俦,掌握着卓家在华的工厂和产业的运营权限,首先富了自己。得知从未归国的卓家小少爷要回乡,卓天俦赶紧清理账本。为了拖延做账时间,也为了给卓旗扬一个“下马威”,卓天俦吩咐手下账房先生勾结狮子山土匪光头仔,演了一出土匪半路绑票的戏码。

赶车的“小兄弟”何腰治回到天然门报信,天然门门主,也就是卓旗裕的母舅陈大同认为其中必有蹊跷,直接请卓家族正卓在荣出面,将此事圆满解决,最后只是虚惊一场,花钱消灾,卓旗扬一行人全须全尾地出了土匪窝。卓天俦之子卓旗胜出面接了卓旗扬等人回乡。 遭遇绑票回来,卓旗扬终于正式认识了报信救人的赶车“小兄弟”,原来是个粗通武术的乡下丫头,住在陈坑村的外来户之女何腰治。

卓旗扬拜见了父亲的原配妻子,大哥卓旗裕的亲生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大妈”,陈丽卿。此时的陈丽卿已经缠绵病榻多年,吊着一口气想看一眼丈夫在南洋另娶所生之子,没想到卓旗扬因为是大哥卓旗裕一手带大,恭恭敬敬将她当自己母亲对待。陈丽卿看了多年中医未有起色,被卓旗扬说动,接受西医结合治疗,但要求看女医生。

卓旗扬请黄强帮忙寻找女医生,黄强因为女儿黄巧巧正在给鼓浪屿上的著名女医生廖姗妹当护士,便拉上了线。因为陈丽卿病重,卓家又出了重金,一直致力于筹募抗战医疗资金的廖姗妹答应了出诊。

陈丽卿见不到亲儿子,将母爱转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儿子身上,指点卓旗扬插手家族生意和事务,为父兄分忧。

因为无意间发现何腰治在给自己家里做临时工,一直负责照顾陈丽卿的帮佣秀英婶向卓旗扬说明了何腰治的出身,卓旗扬终于知道何腰治这个十几岁的少女要女扮男装赶车、打各种零工的原因,由于何家贫困,何父下了南洋,何腰治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照顾母亲何陈罔市和弟弟何大炮。这样为生活奔波的劳苦少女,看到卓旗扬油画作品里的林佩环的时候,却是“不自量力”的提出了要帮卓旗扬一起找人。

卓旗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林佩环,已经有了一位心心相印的恋人,是出生于外交官家庭的华裔青年钢琴家杨华生,双方家庭还是世交,两人已经在步入婚姻殿堂的筹备中。这是一对一心一意为祖国谋未来的爱国情侣,杨华生为了报国,甚至放弃了钢琴家的炫耀舞台和华人艺术之光的荣耀,决心发挥自己更多的能量,加入实务工作中为祖国抗战和建设奉献一己之力,为此而报名驻外使馆的工作,而林佩环更是因为家族渊源,一颗爱我中华之心永不磨灭,情侣二人连结婚典礼都利用来运送抗战宣传物资。

卓旗扬感激何腰治的关心,对她很有好感。出于感激和怜悯,当他知道何腰治在犯愁弟弟上学难的事情,便借着插手村学的机会,顺手将何大炮安置到了南洋卓氏一直供养着的村学念书。

为了接廖姗妹黄巧巧,卓旗扬何腰治陈钟壁一行人赶到了永宁林銮渡,黄巧巧对卓旗扬几乎是一见钟情,但卓旗扬对黄巧巧的热情却是保持距离的态度。当日正是一年一度的海上泼水节,这群年轻人连同老家在此地的廖姗妹,一起加入了当地民俗盛事中,可没想到日机突然前来轰炸,近海船只到海岸边,民众匆忙躲避但免不了死伤。

何腰治为了回舢板渔船取回廖姗妹的药箱,遭遇弹片炸伤,沉入海中。正在附近的匪首王兴邦及时救下了何腰治,上岸后开玩笑让何腰治“以身相许”,被何腰治严厉拒绝。原来,何腰治是匪首王兴邦的师妹,王兴邦一直很钟意这个小师妹,可惜襄王有梦神女无心,何腰治受长辈耳提面命,立场分明,对土匪没有丝毫的好感,即便受了救命之恩,跟王兴邦也没有任何亲近之意。

卓旗扬又欠了何腰治一份人情,前往何家探视的时候更进一步了解了何腰治在家中的地位,被好吃懒做的母亲何陈罔市压榨打骂,依然笑对人生、坚强求生,照顾一家大小。卓旗扬心中的天平向何腰治悄悄倾斜,他自己认为,那是怜悯。

相比卓旗扬对何腰治一人的怜悯,卓水强经历了日机轰炸一事,对众生的怜悯日深,他终于联系上了从军的渠道,告别卓旗扬奔赴前线。

在廖姗妹和黄巧巧照顾下身体大有好转的陈丽卿,曾经一次次送丈夫下南洋,送亲生儿子下南洋,如今见卓水强非要上前线抗敌,纵然没有立场反对,还是独自伤心了一阵。

战局越来越紧张的时候,众人突然得到消息,年头从鼓浪屿转货船下南洋的很多番客,因为出行时被日本人注射药物,纷纷病发身亡,其中包括了陈钟壁的哥哥陈斯安。而与陈斯安同行下南洋的何腰治之父何守,在出发前就已经被日本人扣下,生机渺茫。何陈罔市将丈夫的死怪罪在何腰治身上,认为何守下南洋是为了给何腰治攒钱做嫁妆,对何腰治拳打脚踢。

卓旗扬知道了何腰治原来只是何家收养的弃婴,因为何守之死,何家在困顿之中陷入了绝望,何陈罔市也因此把气撒在何腰治身上,卓旗扬为了帮何腰治争取喘息的时间避开家庭冲突,邀请她和陈钟壁一起护送廖姗妹和黄巧巧回鼓浪屿。

到了鼓浪屿的黄家花园,黄巧巧热情地带着此行唯一的女性伙伴何腰治去参观自己的闺房,何腰治因此见到了黄巧巧和林佩环的合影,认出了林佩环就是卓旗扬心心念念的女子。何腰治想将林佩环就在鼓浪屿的信息告诉卓旗扬,遭到了黄巧巧的极力反对及威胁。

在暗恋和友情之间,何腰治选择了忠于自己许过的诺,给了卓旗扬足够的暗示,但因为无法向黄巧巧交代,独自提前离开了鼓浪屿,返往家中。

卓旗扬依照何腰治的提点,在教堂遇到了杨华生林佩环,知道二人志趣相投、生死难分,马上要进行大婚,明白自己在这场暗恋里已经彻底出了局,就地大病了一场。黄巧巧从卓旗扬的执着和何腰治的选择中看到了自己的狭隘,在寻找何腰治的过程中与陈钟壁之间生出了好感,宣布放弃卓旗扬。

卓旗扬对黄巧巧本就无意,此时一颗心陷在失恋的伤春悲秋情绪里,但他又是个十足的绅士,为了让林佩环高兴,他还是担当了杨华生和林佩环的伴郎,亲自送初恋女神出嫁。

杨林大婚之后,卓旗扬陈钟壁回到陈坑村,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何腰治丢了。脱队前的何腰治,竟然一直没有回到家中来。

原来何腰治离开鼓浪屿之后,回家路上途经狮子山,被土匪掳上了山。王兴邦想逼何腰治留在山寨当他的压寨夫人,但何腰治宁死不屈,宁可为整个山寨洗衣打杂,也不肯就范。

王兴邦对小师妹何腰治是动了真心,不愿用强,最终还是放了她下山。

卓旗扬用尽手段寻找何腰治多日未果,对她的牵挂日盛,在亲自张贴寻人告示的时候见到暌违多日的何腰治,欣喜之中看清了自己内心中萌生的情感。两人拥抱在了一起。

战火纷飞的年代,后方也时不时遭到轰炸。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疯狂轰炸沿海各个港口,扫荡沿海城镇,不久,在日机又一次轰炸中,卓家大宅遭了殃,陈丽卿不幸罹难,重伤过世。临终,她让何腰治敬了她一杯“新妇茶”,了却生为人母的心愿。

杨华生和林佩环婚后直接奔赴南洋使馆上任,在为国内筹措抗战物资的过程中,与爱国华侨领袖卓旗裕往来渐密。卓旗裕为了坐镇南洋赶工之事,将大管家卓一新派往美国参加国际橡胶大会,自己则守着工厂日以继夜地为国效力,结果在感恩节的时候,接到了母亲过世的消息,悲伤中愈发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

征兵令到达了陈坑村。陈大同因为家中仅剩陈钟壁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决定代子从军,天然门诸多徒弟也几乎都同期奔赴前线,连卓旗胜都瞒着卓天俦自己报了名。

现实的家长制是那样强大,何腰治并没有与养母周旋的资格,好在卓旗扬懂得主动寻求长辈的支持,天然门门主陈大同既是卓旗扬的母舅,也是何腰治养父何守的结拜兄弟,出于爱护之情,陈大同在上战场之前,出面为何腰治与卓旗扬奔走,最终冲破了阻挠定下了两人的婚约。

卓旗扬与何腰治,从此正式成为未婚夫妻。

兵荒马乱中,连土匪的阵营都未能幸免,狮子山王家寨的光头仔投靠了日本浪人,当上了汉奸,霸占王家寨自己称了王,王兴邦在族人的帮助下逃离山寨,又将土匪勾结日本浪人要洗劫陈坑村的消息带给了卓旗扬。卓旗扬选择了相信王兴邦,卓旗扬毅然扛起家族的重担,带着乡亲们逃难避走深山。出行途中,陈钟壁为了拿回黄巧巧送给自己的留声机,独自返回村中,撞上日本人的枪口。不愿意离开祖宅、坚决要守着宗祠的老族长,和纵有万般不是仍保着一颗孝心的卓天俦,也都死在了日本人枪下。

避难深山的卓旗扬一边安抚着生计艰难抱怨横生的族人,一边仍然坚持教育族中子弟。最艰难的岁月中,何腰治这个乡下丫头默默在一旁支持着他,协助着他。慢慢地,卓旗扬发现自己身边,再也不能没有何腰治的存在。一颗赤子之心的卓旗扬和一生乐观好学的何腰治成了这个时代里最匹配的一对,两人感情日笃,卓旗扬教何腰治写字,手把手教会了她写自己的国语名字:何邀弟。 抗战的形势日渐艰难,南洋沦陷了。此时,林佩环已随夫杨华生下南洋上任年余。为了协助大使督毁滞留南洋的一批中方铸币,卓旗裕和杨华生为国殉难,刚产下婴儿的林佩环也跟丈夫一起报了国,留下嗷嗷待哺的遗孤杨复中。黄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以命护下杨华生林佩环的遗孤,将之托付给讨海的兄弟。

杨华生林佩环双双牺牲,卓旗扬接到南洋华侨们以命护下的杨复中,和大哥的遗书,他忍着悲恸,亲自为大哥画了一幅遗像,紧接着用他书生的肩膀,决然扛起闽南、南洋两地卓氏的重担和侨眷们、乡亲们的殷殷期盼。

根据卓旗裕的安排,卓旗扬持有卓氏南宗的印章,需亲自前往大后方验证身份,交接南洋华侨为抗战募捐的巨款,以作支援祖国、安顿孤寡之用。

家国天下、情义无双,卓旗扬得此重托,不得不马上动身离开闽南。何腰治本欲同行,无奈此时母亲弟弟都得了肺鼠疫,何腰治必须留下照顾家里人,卓旗扬一边找人从上海调来疫苗帮助乡亲们,一边独自动身前往大后方。

黄巧巧泪别陈钟壁的遗像,抱着父亲以性命守护下来的杨复中,和卓旗扬一同出发,将杨复中护送到大后方保育院,交托至林家人手中。

卓旗扬抵达后方、完成使命之后,凭借在国学、中西绘画方面的精通,成为西南联大最年轻的教授,于战火中坚持手持教鞭,推动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每次有敌机轰炸的时候,他总是抱着装了何腰治信件的公文包去避难。

一次敌机轰炸之后,出身没落银行世家的女大学生乔薇的大提琴被炸毁,卓旗扬想方设法给添置了一把大提琴,为她颠沛流离的人生重新点燃了梦想的希望,乔薇因此对卓旗扬产生依恋,并于某次私拆卓旗扬信件的时候发现何腰治写的信错漏百出,不满卓旗扬有个“草包未婚妻”,想要拆散卓旗扬与何腰治,结果适得其反,卓旗扬更加坚定了自己对未婚妻何腰治的忠诚。乔薇的单恋才刚刚开始就全线崩溃了,结果在出外散心的过程中,结识了每天往返铝谷与死神周旋的飞行员教官卓水强,陷入了不可名说的苦恋。

那时候的空军折损率太高,早上各自出任务的战友晚上很大机会就永别了。学员一届一届出师,基本都把生命留在了长空。作为空军飞行员教官的阿强,知道自己随时会牺牲,咬着牙不肯接受乔薇的爱意,而乔薇也固执地以阿强的爱人自居,甚至在阿强出任务一去不回之后,以未亡人身份守到了1945年,拖着病躯熬到了抗战胜利的烟花绽放,才合上双眼。

卓旗扬完成了大哥留下的重任,完成了身为中国人的爱国行动,完成了作为卓家当家人的使命,等到了抗战的胜利,却又送走了自小作伴的卓水强以及如花朵一般的乔薇,为了纪念他们这场飞蛾扑火的爱恋,卓旗扬将卓水强和乔薇合葬。

卓旗扬安排好卓水强和乔薇的后事,收到了黄巧巧的平安信,得知她奔赴延安获得了青春的最高礼赞和个人的幸福归属,安心返回闽南

身处闽南的何腰治,翘首等待未婚夫回来娶她,却久等不到卓旗扬回来。在母亲何陈罔市的误导之下,何腰治也相信了卓旗扬已下南洋的论断,于是离开了家,孤身下南洋寻找卓旗扬。

卓旗扬与何腰治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擦身而过,满心皆是对方,一路寻找。

从卓旗扬的生父卓天养一穷二白赤手空拳闯荡南洋挣出一副身家,到卓一新自卖自身以猪仔身份下南洋得到了同胞卓天养的救助,从少年时代开始协助父亲开疆拓土建立商业王国的卓旗裕,到抱团取暖于金山开辟华埠的余佬之流,那时候的海外华人华侨,从积贫积弱的祖国走出去,揣着一颗“中国心”在闯荡世界,如果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他们或许不会背井离乡。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流,不同年代的华人走着一样的路,下南洋、闯金山。他们出走探索外面的世界,也返回追寻家国的根源。在他们与世界的接轨、与家乡的联系、与未来的对话中,永远铭记于心的,是自己“龙的传人”的身份。

于是,华人的世界里便有了这样一条精神纽带:中华文化。不管走出去多少年,不管走了有多远,华人们永远记得自己的姓氏,记得祖籍在哪里,记得自己在中国还有个家乡。

抗战时期,一代二代的南洋华侨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日,集资、募捐、甚至回国投身战场,倾尽所有为祖国谋未来。而如今的太平年代,中华文化维系、牵引下的华侨三代四代五代,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归来?

© 版权联系人